2022-09-26
据统计,有80%的妈妈在产后有不同程度的产后抑郁症状,产后抑郁真的是“矫情”吗?本期《妈圈潮流学堂》就来聊聊关于产后抑郁这些事。
PART01
了解产后抑郁的警示症状
【一】生理原因
(1)内分泌因素 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体内内分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发现,临产前胎盘类固醇的释放达到最高值,患者表现情绪愉快;分娩后胎盘类固醇分泌突然减少时患者表现抑郁。这种快速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脑部活动,也使情绪变得不受控制,整个人变得莫名其妙的。也就是说,产后一段时期的情绪低落、忧虑烦躁,都是激素骤变惹的祸。
(2)遗传因素 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高。
(3)产科因素 产前心态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相关,产时、产后的并发症、难产、滞产、使用辅助生育技术、第一产程时间长、阴道助产、手术等均会给产妇带来紧张和恐惧,导致生理和心理上的应激增强,诱发产后抑郁症。
(4)躯体疾病因素 身体上不适的疼痛,也会加重烦躁感
【二】心理原因
源于产妇的人格特点、分娩前心理准备不足、产后适应不良、产后早期心绪不良、睡眠不足、照顾婴儿过于疲劳、产妇年龄小、夫妻关系不和、缺乏社会支持、家庭经济状况、分娩时医务人员态度、婴儿性别和健康状况等等,均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宝宝的一举一动都让我们忧心;睡眠好不好、奶量足不足,宝宝哭了等等都不会引起妈妈们的焦虑。让觉得有挫败感想哭,觉得自己当不好妈妈。
【三】环境原因
产后很多家庭环境中会帮倒忙,比如家人一句“奶不够吃”就给妈妈悟性的压力,爸爸们帮不上忙,也不理解妈妈们的辛苦等在这些事情面前,生理、心理上的问题,都会被无限放大,使妈妈们更加痛苦。
情绪低落、忧虑烦躁;想哭;想吵架,你都有?这些问题都是产后抑郁的症状,而不能表示你得了产后抑郁症。
其实,产后2周左右,随着激素水平趋于稳定;妈妈开始适应自己的新角色,照顾宝宝越来越顺手;家人共同努力,顺利过渡,让有宝宝的生活走入正轨。产后抑郁的症状也会逐渐缓解。
PART02
产后抑郁的相处重点
产后一定要和信任的人在一起,选择信任的人帮助自己,分担照顾宝宝的工作。如果彼此不信任,理念不同,争执不下,问题就更多了。如果担心有隔代矛盾产生还可以找信任的亲戚,找月嫂,去月子中心等办法来解决。
与宝宝表述情绪和想法,会得到宝宝的精神及实际的支持。
PART03
产后抑郁的自我调节
产前妈妈们应该叫上准爸爸一起学习,了解的育儿知识越多,在宝宝出生后会减少焦虑,了解自己的身体。了解产后身体急速的变化和原因。不做完美妈妈。不需要对自己要求过高。产后最初几天,要多休息,宝宝有医护人员照顾。回到家,先保证自己的饮食和睡眠,能让别人帮忙的就让家人去做,别都揽自己身上。
产后抑郁症的患者不仅是情绪问题,还可能出现伤害自己,甚至危及家庭和社会安全的行为。患者往往不能自行恢复,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关注和适当的治疗,病情可能会持续数年之久。也请妈妈得到全家人的支持、鼓励和理解。
如果以上还没有解决您的困惑或者有孕产方面相关的问题,请锁定5月27日由小白熊联合小熊摇篮研究院的专题直播活动,扫码免费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