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0
妈妈们一旦“卸货”完毕,就要面对人生中另外一个挑战——喂奶。
开奶的疼痛、涨奶的酸楚,身上这一对的“命运”直接关系到娃的营养健康,娃的口粮问题自然成了养娃路上第一个要攻克的难关。
然而,很多宝妈的奶量都不尽如人意。要么是奶量少,看着饿得哇哇乱叫的娃儿急得够呛;要么就是娃儿吃的不少,但是身高体重却“成绩平平”,总感觉自己的娃输在了起跑线上。于是拼命给自己“恶补”,希望娃更胜一筹。
结果宝妈产后的体重不降反升,生完娃比怀孕的时候还要胖,却还不断安慰自己,肥可以以后再减,但是为了娃的营养充足,值!
结果自己不仅吃出了毛病,娃儿的个头还是平平无奇。
吃的肉都长到自己身上了!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PART 01
并不是吃的越胖,胖奶水就越多
其实乳汁的分泌,跟宝妈的胖瘦没关系,跟宝妈吃多吃少也没太大影响,它主要与宝妈体内孕激素、雌激素、催乳素、胰岛素等有关。
那么,什么方法能刺激这些激素分泌呢?
“终极武器”其实就在妈妈身边,那就是勤劳的宝宝,宝宝是最好的“吸奶器”。
只要让宝宝在出生后尽早吸吮,频繁吸吮,就会给到大脑和乳房足够多的刺激,大脑就会知道现在生产出的奶水不够宝宝吃,它就会“命令”身体生产更多的奶水,奶量自然就会增加,产生奶水的速度也会加快。
也就是说,宝宝吃了多少奶,宝妈就能再产多少奶,吃得越多,产得越多。
所以,并不是妈妈吃得越多、吃得越胖,奶水就会越多。
PART 02
宝宝的胖瘦与妈妈的饮食、奶水多少关系不大
很多宝妈看到宝宝偏瘦,就把原因揽到自己身上,觉得是自己奶水不足,没喂饱宝宝。其实,宝宝的胖瘦和自身的体质、热量消耗、遗传因素有关。
母乳中的蛋白质、脂肪、乳糖含量等大部分营养成分和活性免疫因子并不会跟妈妈的饮食挂钩。而且,母体一般有“宝宝优先”的机制,无论宝妈是胖还是瘦,身体都会自动调动宝妈体内的营养物质,优先制造优质的乳汁。
除非是极度营养不良(体质量指数BMI低于18)的宝妈,奶水的质量才可能会受到影响。所以,如果你不是这类人群,完全可以放轻松一点,母乳已经很辛苦了,就别再给自己施加压力了。
既然有人担心宝宝偏瘦不长肉,肯定就有人担心宝宝不知道饥饱,吃得太胖。
其实,这种担心也是多余的,因为母乳中有一种生物活性因子,叫瘦素,它能让宝宝知道饥饱,当宝宝吃到一定量,就会主动停下来了。
不过还是要注意,宝妈们如果食用过多高脂肪食物或者过胖出现高血脂,奶水中的脂肪含量就会增加,而这种高脂肪奶水不但不能为宝宝提供容易吸收的营养,还会引发宝宝腹泻,导致宝宝营养不良。
所以,哺乳期宝妈们每天只需要比孕前多摄入500卡路里的热量,并且定时定量给宝宝喂奶,不但可以为宝宝提供足够的、营养丰富的母乳,而自己的体重也能循序渐进地恢复到孕前状态。